6岁男孩“精力过剩”,竟是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碍
红网时刻7月5日讯(记者 易征洋 通讯员 卢雅君)长沙6岁的文文(化名)是个精力旺盛的小男孩,身体里像装了“马达”,让父母操心不已。7月5日,这个大家眼里的“小霸王”和他的爸爸妈妈,继续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(湖南省脑科医院)儿少心理科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和父母培训。原来,在此之前,文文被诊断为“注意力缺陷障碍”。
文文从小精力旺盛,总是不停的活动。他对周围的东西非要用手触弄不可,翻箱倒柜的搞破坏,有时连电插座、水果刀也成为了他眼中的玩具,以至于常会受伤。在公众场合他到处奔跑、跳跃,甚至尖叫不顾及他人,过马路时也横冲直撞。
最让文文父母头疼的是,他任性起来若要求不被满足,就乱发脾气打人、咬人。久而久之,老师抱怨文文的破坏性行为难以管教,造成他学习落后。同学们也逐渐疏远他,文文成为了大家心中的“小霸王”。文文的父母十分担忧孩子的成长,6月初,他们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少心理科寻求帮助。文文被诊断为“注意力缺陷障碍”。
心理治疗师杨醉文介绍,注意力缺陷障碍,又叫多动症。这类儿童行为活跃、情绪冲动,多数存在共患病。例如学习困难,成绩差或者波动大;协调性不好,拿筷、写字、做手工等动作笨拙;靠发脾气、对抗、攻击来解决问题,对成人或权威逆反;行为违反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;紧张不安,易焦躁和不愉快;不自主的挤眉弄眼,清喉发声等表现。
“我们主要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和父母培训,帮助文文改善脾气,规范行为,逐渐集中注意力。”杨醉文说。
那么家长朋友们应该怎么做,才能更好帮助自己的孩子集中注意力并且避免共患病呢?
1、营造安心的氛围
有良好的生活氛围,孩子才会有良好的情绪和行为。家庭温馨、稳定,且在孩子做事时创设比较干净、舒适整洁的环境,能让孩子心安的去享受做这些事情。不然孩子的内心躁动不安,惶恐纠结于各种因素,难以集中注意力。
2、专注时减少干扰
在孩子专注从事某一活动时,家长要避免过度关注,并减少周围的刺激物例如玩具、手机等,让孩子容易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。当不得不打断孩子时,可以先表扬孩子当下的专注力,再用“对不起,现在我们……”的句式陈述打扰他们的理由,以及接下来要做的事。让孩子在感受被尊重的情况下,不会因为打断而闹情绪,专注力自然发展良好。
3、培养兴趣和自制力
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过程,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,解决他们上课走神。也可以有意识地在孩子的活动中训练自制力:引领他们玩得更深入、更持久,从开始的10分钟,慢慢过渡到40分钟。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,完成固定的任务,形成心理活动的定向思维。
4、家长的期望切合实际
给孩子提的要求不能太高或太低,也不要过多。而且语言简单明了,孩子能理解并记住。
顾及到孩子的发展水平,不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专注的程度,给孩子贴负面标签,才能让孩子表现越来越好。
5、正确引导孩子
电子产品只能作为偶尔的娱乐,不能充当电子保姆。家长投入地参与孩子的游戏,孩子得到全身心陪伴的乐趣,他们才能成长得更好。当孩子不知道把精力集中在哪些地方,或不知道身边的工具该怎样使用时,就需要家长作出正确的引导。可以跟孩子一起玩,用“你看,这里有一个开关呢!”、“我发现这些积木可以搭一座房子”、“你能帮我找出红色的珠子吗?”等引导语,很自然地将孩子带入到活动中去,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培养起来了。
- 21岁少女过度减肥,发展为神经性厌食、抑郁症 (2018-06-11 15:08:44)
- 体重自降10余斤,爱美女士突发脑梗塞 (2018-06-06 11:29:50)
- 长期卧床需警惕 专家提醒易患深静脉血栓 (2018-06-06 11:14:43)
- 株洲一学霸高三月考失利 患上“强迫症”不愿高考 (2018-05-22 14:19:39)